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哲理 >> 教学教研 >> 课改动态 >> 正文
创新教育应落实到独立课程
【作者:教务处/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11】 【阅读: 次】【关闭窗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只有开设了独立的课程,才可能完成专门训练、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训练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特别是可以像培训运动员技巧一样,通过创新的专门学习和培训,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智慧素质,这样才能使教育创新的口号避免流于表面空谈,避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历史的经验表明,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往往断送了许多好政策和好建议。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国力的大小,一个国家在世界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无不以创新能力为标尺,美国、日本等国对于创新和创造力的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的重大决策的行动。

北师大心理学系有过一次中英青少年创造性对比调查,从7个方面比较:创造性物体应用能力;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创造性产品改进能力;创造性想像能力;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发生趋势和创造性技术产品能力。结果是,这7项指标中,中国青少年只有“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一项高于英国青少年,其他指标远远落后于他们。那么,原因何在?专家们把矛头集中到教育上,认为中国教育重在教授知识,学生重在模仿和记忆,而西方教育重在探索知识,学生重在创新和想像。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外才进一步开设了专门课程。下面,拟就几个基本问题加以讨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创造性是人人皆有的一项潜在能力,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于创造一种环境来开发这种能力,而不是压抑这种能力。作为创新活动,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综合的结果,有人也说成“先天遗传、个人勤奋、社会环境”三因素。那么,除了社会环境因素外,一个创新性人才内在有哪些个性品格呢?一般认为有下列内容。

1.充满激情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种自觉行为,来自兴趣、热爱、奋斗和执着追求,是一种激情驱动的精神和实践活动。当然,从心理学角度看,创新还是一种高度自信心的表现。

2.积极进取的创新思维。①敏锐的好奇心。②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③坚毅的意志力。

3.与众不同的创新技能。创新技能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加工和合作、整理、归类等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新技法和表达、传播、实施的能力。特别是引导技能的丰富的想像力,创新者离不开丰富的想像力,想像力是无穷的,所以创新能力也是无穷的。对于科学而言,一方面是理性的逻辑,使得它便于继承和积累,另外一方面,是非理性提供其生长和发展,如想像力、顿悟、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和非逻辑因素。

4.独立自主的创新人格。一个具有依附性品格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有创造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