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哲理 >> 德育在线 >> 德育论坛 >> 正文
16-17优秀班主任郭俊英--积分制管班,爱植入灵魂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28】 【阅读: 次】【关闭窗口】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教育这片沃土中勤勤恳恳耕耘了12其中有7年是以班主任的角色与学生进行最近距离的接触,而过程中,曾经迷惘,曾经无助,曾经怒发冲冠,曾经热泪盈眶,但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实。我是一个很认真负责的人,对学生要求严格,对自己要求较高,我总希望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能超过别人,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塑造,不仅仅从一个班级的成绩高低上来评判,还需要综合考量这个班级的班风,班貌,以及常规表现,这也给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来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还要有创造精神。

面对一群性格各异,在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其中会有些学生,因为从小一个人享受着全家人的宠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身上也有义务和责任,自己也应该付出;一个人,没有了责任心,就只能想到自己,不愿意“吃亏”。因此,要把他们的对班集体的凝聚力,积极性,以及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出来,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了了“积分制管班”,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而在多年的践行中,这套管理模式确实很有效地让一个班级在表面上能积极主动地展现出它最美好的一面;但这种在短时间内强行转化学生的管理模式,仅仅只能是一具缺乏灵魂的躯壳,终究缺乏情感。因此,如何给这个班植入“一个”灵魂,一个“我们是一家人”的灵魂,这是塑造班集体的关键;于是,每当我接手新的一个班,我会利用第一节课,给学生进行“洗脑式的灌输”:1.我们有缘相聚,这个班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二个家2.如果父母是“衣食父母”,那么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精神父母”;从开始的第一天,我就敞开心扉,让学生初步被迫接受,班主任作为他们第二个家的“父母”角色;而此后亦经常利用班会课和课前几分钟,从身体力行上,践行着“为人父母”的责任。在平常的管班教学中,我一直本着“一个都不放弃”的原则,在课堂上,我会时时留意我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有不在状态的,我会马上去提醒或者先分析原因;在生活中,我会经常的去观察他们一举一动,及时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及时的为他们排忧;在学习上,我会尽到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记得,今年我们班上有这么个学生,不知什么原因,从一开学班上同学就排斥他;几经了解,发现,该学生在高一时给同学们塑造的形象——自我,粗鲁;于是,我一开始就找他,委任他为副班长;并直面他身上的问题;当然,在平常的班级生活中,我努力积极地帮助他不断地改变自我,帮助他不断增加增加在同学们心中的正面形象;当然,过程中,“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对于变数,我以“母子两,哪来的隔夜仇”的思想,人前依旧一如既往,人后对他软硬兼施,以不变应万变;“人心都是肉长的”,春风化雨,这课“铁树”终于开花了;这学期期末,在学生对我的学期评价中,这个学生直言:老师,或许你不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但一定是最好的 班主任。其实,只要这句话,所有的努力和 付出,一切的委屈和曾经的伤害,都是值得的!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这也是需要植入我们内心的一份深深的责任意识。我们虽然不能完全的改变这些孩子的学业成绩,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心灯去点燃他们中每个人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这便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